心理导读:情商(EQ),顾名思义是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大量研究数据显示一些智商(IQ)很高的人并不见得会一定成功,而一些情商很高的人则常会获得成功。有的学者提出,智商决定人生成就的20%,情商决定人生成就的80%。近年来,——92xinli.com
情商(EQ),顾名思义是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大量研究数据显示一些智商(IQ)很高的人并不见得会一定成功,而一些情商很高的人则常会获得成功。有的学者提出,智商决定人生成就的20%,情商决定人生成就的80%。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情商”会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发展,从而认识到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的必要性。那么,家长对儿童进行情商教育是否有必要?家长需要如何开始培养?据此,笔者采访了龅牙兔儿童情商乐园上海发展部部长高伟伟。
幼儿情绪的四大特点
一般来说,儿童在两、三岁时,就已经上幼儿园过集体生活了。儿童第一次离开家庭,接受学校的生活教育方式。从此经常挂在嘴边的不再只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我们老师怎么说的、我们班的小朋友怎么做的等等,儿童从原本狭小的空间里一下子释放出来,开阔丰富起来。心理学研究表明,情商伴随着人的身心发展和交往活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小孩在三、四岁时期,是情商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加强对幼儿情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高伟伟表示,人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其情绪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水平也不同,它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以及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必须掌握幼儿的情绪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幼儿的情商。幼儿情绪的主要特点有四种:
1、易变性。即幼儿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支配,一个新鲜的事物(玩具等)会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虽然大人有时禁止幼儿去摸某件玩具,但幼儿很快会忘记。同时,情绪也很容易受到感染,从众的心理很明显。
2、冲动性。不善于控制或调节自己的情感,情绪不稳定。有时幼儿为得不到一件玩具而哭叫,一旦得到又马上会笑。
3、稳定性。学龄晚期孩子的情绪比较稳定,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逐渐提高,能够按照父母或幼儿教师的要求决定自己的行为。
4、社会性。学龄晚期孩子的社会性情绪表现的较为明显。他们开始知道哪些事物或行为是好的,应该去做;哪些事物或行为是不好的,不应该去做,并逐渐知道为什么好或为什么不好。孩子们的这些社会性活动或观念,都是在大人的教育影响和对孩子的评价活动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
高伟伟说,根据幼儿的这些情绪特点,家长应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在游戏和活动中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们产生愉快、稳定的情绪体验。
3-6岁阶段:让孩子建立自信,了解挫折
据高伟伟介绍,3-6岁,通常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只不过这些特质不会只是因为父母的“希望”就会出现,更多情况下,是需要家长关注和进行培养的。比如,一些孩子经常会说:“我不行”、“我不去”……家长听到这些都会很揪心。退缩的孩子让人感觉沮丧,毕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质。
此外,有些家长时常用错“表扬、鼓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导致孩子“挫折过敏”,而研究发现,关注过多与家庭误用“赏识教育”是导致孩子挫折承受力弱的重要原因。备受关注的孩子通常敏感,怕出错,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敢轻易尝试。
高伟伟表示,其实自信心是从经历中获得的。建议家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是家庭培养孩子自信心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我们鼓励家长多去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当下的某个结果。
7-12岁阶段:小心孩子的学业压力
高伟伟表示,7-12岁的孩子由于学业压力日益繁重,学习习惯正在养成,又急于尝试独立,试图从思想上逐渐挣脱父母的束缚,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特别需要父母的关注。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情绪差、烦作业、不自信的情况,家长就要开始对孩子进行帮助和干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