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心理
快速搜索

如何处理由“追求自主性”这类动机导致的偏差行为?

2015年03月24日

心理导读:如何处理由追求自主性这类动机导致的偏差行为? 处理要点:退出冲突情境,允许不合适行为的后果发生。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认知,那就是:追求自主性并不是什么坏事情,相反,追求自主性是一件很很好的事——92xinli.com

 

  如何处理由“追求自主性”这类动机导致的偏差行为?

 

  处理要点:退出冲突情境,允许不合适行为的后果发生。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认知,那就是:追求自主性并不是什么坏事情,相反,追求自主性是一件很很好的事情,这代表你的孩子正在努力成为自己,在用心的感受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既如此,为什么这么好的一件事情还会导致偏差行为的发生呢?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各位父母做的还不够的地方了。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现偏差行为,就是因为在追求自主性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于父母和家人的拦阻、产生了冲突,由此才导致了偏差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处理方法中特别指出要“退出冲突情境”,就是让父母不要和孩子因为自主性而发生争执,有时候,做父母的应该允许一些行为后果的发生,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什么叫责任,更能学会去承担责任,这对孩子今后走上社会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父母离婚后,八岁的儿子跟著父亲生活。父亲和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一个公司,平常比较忙。父亲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每次去上班或者出差之前都会给儿子列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其中包括:看什么书、做什么习题、看什么电视等。刚开始儿子执行的还可以,都会定时完成父亲给自己制定的计划,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儿子渐渐的不再按时完成父亲给自己制定的计划了,总是拖拖拉拉,父亲问起来也总是找理由搪塞。父亲很著急,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什么作用,直到无计可施,来到了林博士的课堂上。

 

  林老师给他的建议是: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而不要做父亲的再给他制定学习计划。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这样才能退出冲突情境、才能合孩子的心意,而且如果孩子的计划不好或没有按时完成计划导致的后果(如成绩下降)也能教会他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计划是自己定的,到了时间没有完成也就是自己的责任,作为父亲,只需要在一旁监督他是否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就行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父亲或者母亲,一定不要去帮助自己的孩子收拾烂摊子,而要孩子自己去做出选择,这样才能真正的教会自己的孩子负责任。再者,NLP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只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会为别人为自己做的选择负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