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心理
快速搜索

无关痛痒的变态心理不必太在意 1/2

2015年03月24日

  在20世纪,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标准之一。新心理健康程度也标示着个人应对事件的态度,处理问题的能力,甚至生活的态度和个人幸福感。

  心理健康程度高的人,应对事情能泰然处之,处理问题比较积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考虑问题比较全面,问题回被处理得比较好。

  在情感问题上,心理健康程度高的人有较高的幸福感,因为这种人比较灵活,在遇到遇到某件事时,能够积极地分析,即便是一件很坏的事,也能找到它的好处,从而释放自己的压抑情绪。感情会得到合理的控制,不会有过激的反应。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心理健康比较完美的人,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我所说的是相对而言。以此引申开来,世界上任何事物只要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我所要提出的中心在于:任何人(即便是心理很健康的人)都存在心理变态。

  我是这样理解心理变态的:它是一种相当隐蔽的,长期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之中的,非常偏激的,具有最强烈的个人主义的后意识(我的定义:理解为潜意识之中的深层潜意识)。

  首先,我肯定,每个人都存在心理变态.神也不能排除,何况世上根本就没有神.但是因为它非常隐蔽,自己或者他人都很难发觉,当你产生那种心理时你也不会有丝毫的异样感觉.因为后意识是很深层次的因素.在其做出反应的时候,人并没有什么感觉.形象的说,就象人喝水的时候用的是口,而不是眼,耳,鼻那样,自然得不能更自然.但是,并不是绝对的发现不了,只不过困难程度高,而且它的危险程度也非常高.也许在某个特殊事件时会被激发出来,这都取决于个人的分析行为能力.

  其次,心理变态是长期存在于人的后意识之中的.人的意识是后天慢慢形成的,心理成长伴随着人的一生,它在个人的身体成长过程中,经验积累过程中,自身阅历过程中,各种情感经历中默默成长.变态心理也在同时随之而来.变态心理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就象滴水石穿那样,经过很长时间才会形成.开始只是一个点,继而是一个坑,最后成为一个洞.变态心理其实就是生活中情感长期受压抑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反感情绪,起初只是一点点情绪,最终积累成为一种深层情感.各人生活总有某方面的或某些方面的缺陷,无人能避之.由于生活不可能完美,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或几种情感缺失,慢慢就成为心理缺陷,任何人都无法避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