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心理
快速搜索

大学生该如何解决人际交往上的问题? 1/2

2015年03月24日

  (一)我它取向

  我它取向是指人际关系中不把对方看作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完整的人,而看成是某种可以任意使用和处置的物体或工具,因而不能尊重他人的感情和人格,也不能体察他人的需要和愿望,其结果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二)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指只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去认识人和事,而不能意识到别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对人或事的看法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自我中心强烈者,在待人、接物、处事当中只关心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而忽视别人的处境和利益,这种人与他人不可能建立起深刻的人际关系。因为,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足双方的需要,是在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以诚相见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常常喜欢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盛气凌人、自私自利。新一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特别应注意防止自我中心的倾向。

  (三)自我封闭

  自我封闭表现为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欲望掩盖起来,试图与世隔绝。严重者,对任何人都不信任,怀有很深的戒备,隔断了与他人的交往。由于人的本质特性在于社会性,"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只能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因此,自我封闭者严重损害自己的健康成长。

  (四)控制他人的愿望

  这是指操纵他人为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服务,其中包含着对他人的不真诚。这种人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管别人的利益和愿望,采取一切手段为自己捞取好处,并以此为前提与他人交往,这就必定破坏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五)讨好与敬畏心理

  有这种行为的人往往与被讨好和敬畏的人关系比较生硬,情感和思想不能充分沟通。由于讨好者常常带有功利主义色彩,因此,这种行为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影响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

  (六)反抗与嫉妒心理

  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形成不合作甚至敌对的局面,嫉妒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甚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和采取不道德行为。嫉妒使人心胸狭隘、鼠目寸光,容易使自己产生怨恨、气愤、恐惧、孤独的心态。嫉妒常以打击别人、中伤别人为目的,因此,它是损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最卑劣的情欲。

  (七)怀有偏见

  如果对人对事缺乏公正的客观的评价,"戴着有色眼镜看人",那将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过分自卑

  自卑者对人际关系的变化十分敏感。在交际过程中畏首畏尾,一旦遭受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污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此外,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还缺乏足够的耐挫力,经常把失败归因为个人的能力、个人性格或者命运,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