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是每个人都有的,寂寞是难耐的,寂寞是清苦的,寂寞的无聊的,寂寞是孤寂的;但是寂寞也是美丽的,寂寞也是一种超然的境界,耐得住寂寞,才可以放开自己,成就自己,耐得住寂寞才可以学会承受更多。
人有时难免会感到寂寞,这寂寞使你挥之不去,常萦绕在你的脑际和心头,使人精神不振、食睡不香。寂寞使一些人陷入了一个难以跳出的怪圈。窃以为,如此受寂寞的折磨和煎熬,不如正视寂寞,从寂寞中解脱出来。只要我们正确地认识它、面对它、把握它、诠释它,这寂寞当是另一番情趣。
寂寞是一种超然的自解
寂寞是有心意的。寂寞不是脑子里的空白,不是任人摆布的积木,寂寞是刻骨铭心的。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一种忧国忧民的寂寞;曹孟德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一种感叹事业的寂寞;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寂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寂寞;纳兰的“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更是一种超然自解的寂寞。凡此种种寂寞,古人有之,今人不同样也有吗?但不同的是,今人的环境不同于古人的环境,今人比古人逢时,胸怀比古人宽阔,视野比古人高远,因而应把寂寞变成心灵的顿悟、求索的驿站、奋进的起点,在寂寞中悟出人生价值的真谛,这才是对寂寞的真正理解。
寂寞是一种独处的美丽
寂寞是美丽的。古往今来,对于寂寞,有许多使人潸然泪下的描写,读来叫人怦然心动,不能自已。李白在莹莹的月下挥动的清凛寒剑;杜甫在洞庭湖畔萧萧落叶声中形如孤鹭的身影;贝多芬耳聋后走在如音符般小石子的路上;尼采充满血丝的孤独的眼睛;鲁迅古拙的大烟斗冒出的袅袅烟雾……这些都是寂寞的表现,是一个人心中有激情而表面平静如水的寂寞。这种心灵短暂的寂寞都孕育出了人生的辉煌灿烂。他们不把寂寞当包袱,而是当成写作文章中的“构思”,书画中的“运笔”,舞台上的“彩装”,因而这种寂寞是美丽的,使鲜花开放之前的孕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