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人会说:难道还有人不会交谈吗?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人 (1)有关谈话者自己的话题,有的人谈来谈去总是围绕着自己的生活,开始人们也许还有兴趣听,时间久了人们便失去了兴趣甚至躲着这样的谈话者了。 (2)有关禁忌的话题,如夫妻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不愿谈及的疾病等等。如有的人不愿意别人打听自己的经济来源或经济状况等。所以这些话题最好不要触及,除非对方主动提及。 (3)假话题,假话题是指那些无法继续下去的话题,如果你用“今天天气很好”来开始谈话,对方便没有什么话来回应。如果您发现周围的人不愿意与您交谈,那您就要检查一下您在选择话题方面是不是存在问题。检查的方法如下:以一星期为限,尽可能记下您与人交谈时所选择的所有话题。如果有的话题重复出现,在话题后面记下次数。这样就得到一张您选择的话题的清单。检查出现次数较多的话题,问自己两个问题:如果别人总是跟您谈这样的话题,您想不想听?如果不想听,为什么?
1.A先开始讲话,他选择一个题目,围绕着它讲几句话。 2.A通过某些方法使B继续谈下去。 3.B接过话茬,顺着A选的题目讲几句话。 4.B选择C作为下一个谈话者。 5.C接过B的话茬,顺着话题讲几句话。 6.C选择A作为下一个谈话者。 7.这个过程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大家感到有关这个题目已无话可说或者时间用完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大致相等的机会和时间来谈话,并且当一个人讲话时其他人只能听。 8.最后一个人总结A选择的话题,这时候表明该话题已经结束,可以引出另一个话题。 正是靠着这种说者和听者互换位置的规则,交谈才能够平稳地进行下去。这种规则好像交通规则一样,即便没有警察指挥,大家也都会遵守着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否则便会造成交通堵塞。交谈的规则虽然没有交通规则那样明显,但也是被严格遵守着。依据这些规则,参加谈话的人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加入交谈或者回避交谈。如果您想加入谈话,您必须等待说话的人讲完以后停顿时接过话茬。如果在这中间打断别人,就会被认为不礼貌。而如果您想把话题交给下一个人,就要出现停顿,暗示您已经讲完。 有两种不好的习惯需要加以改正,一种是边想边说,在句子中间出现了不应有的停顿,使听话的人无法判断您是否已讲完。另一种是不停地讲,不出现任何停顿,这时人们便不得不打断您的话。把话题交给别人可以采用各种手段,除了上面提到的停顿以外,还包括提出一个问题,指定某人发表意见。但是表明谈话结束的重要线索是目光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