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心理
快速搜索

慢性疲劳者70%有心理异常

2015年03月24日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以中青年居多,年龄主要分布在21-50岁之间

  患者主要群体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医务和新闻工作者

  患者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下降

  患者往往认为“疲劳不是病”,故直到病情严重才会就诊

  累!这恐怕是我们最常听说的字眼之一了,也许很多人认为,累、疲劳不是病,故并未放在心上。然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不久前完成的一项研究提示:疲劳就是病。

  这项针对疲劳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占该院疲劳门诊就诊者总数的6.9%,高于国外报道。这些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以中青年居多,其中,近70%的患者伴有心理异常,部分患者存在病毒感染及营养或能量代谢障碍。所谓慢性疲劳综合征,是指以无明显诱因的长期慢性疲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北大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对来自全国11个省市(区)、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82名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现,确诊患者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1-50岁之间。患者主要群体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医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及计算机程序员,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

  调查显示,就诊患者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下降,其余为睡眠后精力不能完全恢复、肌肉或关节疼痛、头痛、咽痛、淋巴结肿大、运动后不适等。心理测试结果表明,70%的患者存在躯体不适、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紧张、抑郁或焦虑等异常。同时,专家提醒,好争辩、情绪化、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由于负性生活事件“一触即发”而患病。

  另外,实验室检查发现,有11.48%的患者受到博尔纳病病毒感染,同时,一些反映营养及能量代谢水平的生物学指标异常。博尔纳病病毒偶见于马和羊等动物体内,它被认为可能与某些人类精神活动障碍疾病有关。

  据介绍,我国疲劳患者往往认为“疲劳不是病”,所以只有到很严重时才会就诊,导致我国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占慢性疲劳总就诊人数的比例较国外高。这些患者经大剂量的B族维生素治疗或补充左旋肉碱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另外,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针对抑郁症患者提出几条自疗措施:

  1、不给自己制订很难达到的目标,正视自己,不要担任大堆职务,不要对事情大包大揽。

  2、将一件大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据轻重缓急,做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

  3、尝试与人们接触、交往,不要独来独往;在没有同了解自己的人商量之前,不要做出重大的决定,如调换工作、结婚或离婚等。

  4、尽量多参加一些活动,试着进行一些轻微的体育锻炼,看电影、电视等;参加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活动,如讲演、参观、访问等,但不要太多。

  5、不要急躁,对自己的病不要着急,治病需要时间。

  6、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然后分析,哪些是消极的,属于抑郁症的表现,然后想办法摆脱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