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心理
快速搜索

别让欲望背后的嫉妒左右你

2015年06月13日

每个人都体验过嫉妒的痛苦。有时,嫉妒甚至让人萌生杀人或者自杀的念头。风平浪静之后,我们不禁自问:“我怎么会这样?”答案因人而异。因为嫉妒是一种普遍、复杂而具有迷惑性的感情:它常常掩藏着难以名状的沮丧和欲望。不需要心理学家我们也能猜到:嫉妒的根源遥远,源于童年。

有时,嫉妒会藏起自己,让我们无法认清。实际上,在所有人类情感中,我们隐藏最多的就是嫉妒。也许因为人们对它评价很低,我们以它为耻,不敢探究。然而,了解嫉妒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容易很多。

躲在孩童时的嫉妒阴影里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真正的嫉妒人生中只有一次,那就是幼年时期。在母亲转身离开的那一刻,孩童的世界坍塌了:他感到自己被抛弃和背叛。这种嫉妒非常强烈,会影响人一生。以后的嫉妒都是在重温幼年的痛苦。

20世纪法国精神分析大师拉康认为,这种痛苦非常必要。它使孩子走出对母亲的绝对依赖,真正结束断奶期。但这也极其困难,因为这时还有另一种巨大的创伤等着孩子:他即将发现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还有别人(比如弟弟、妹妹的诞生)。如何度过这初次的伤痛非常重要。有人可以轻松度过,有人则相当艰难。对后者来说,从此不再有任何称得上伟大的爱,也没有任何人是完全可信的。

嫉妒源于自己的不忠?

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何天结婚前是个大情圣,到处施展魅力,以征服为乐。婚后,他安定下来。妻子对他很忠实。她穿着朴素,举止端庄。但是何天却极易嫉妒,妻子跟别的男人讲话,他都会大动肝火。

对此,精神分析学家的评点是:“要出轨的不是何天的妻子,实际上是何天自己。对何天来说,有欲望就会有行动,为了克制自己的出轨愿望,他将它转嫁到妻子身上。”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理联想,弗洛伊德命名为“投射嫉妒”。因为这种背叛的欲望使人无法承受,所以需要通过嫉妒这种形式来释放。

嫉妒背后是否藏着对同性的欲望?

有一种形式的嫉妒近似于偏执症,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嫉妒妄想”。在这种情况下,嫉妒者想要的不是配偶,而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比如我是个女人,我发现自己下意识地被丈夫的情人所吸引。而让我伤心的是,她爱的是我丈夫而不是我。简而言之,嫉妒妄想表现的是被压抑的同性恋欲望。

孙琳的经历就是个例子:“我和前男友在一起两年。我离开他是因为他的职业:他是个妇产科大夫。我无法忍受他整天要看女人的阴部。

我俩刚在一起那会儿,我还能控制自己。后来我代替他助理跟他工作了5天。我第一次走进了诊疗室,一走进去,我就忍不住品头论足:‘这个长腿姑娘不错!’‘那个白皮肤姑娘更性感!’当天晚上我问了他一堆问题。从此,每回我们做爱,我就会想,他想要的不是我而是他那些病人。我想着她们的胸部、臀部......这实在太可怕了!”

别让欲望背后的嫉妒左右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