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心理
快速搜索

赶走疲劳 让休息充满艺术

2015年06月12日

如今,很多白领阶层都面临着慢性疲劳的困扰。都是是忍着或是与之斗争,却没有倾听它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针灸专家莫里斯特朗·丹-康提出的观点是:对疲劳的漠视是由我们的负罪感造成的,因为在我们所处的文化中,感觉疲劳就相当于坦白自己的软弱。那么确实如此吗?

莫里斯特朗·丹-康:针灸医师。他借助针刺位于颅顶的百会穴的方法来治疗疲劳和一些身心方面的疾病,已经有25年了。

疲劳感可能是最常见的烦恼了—不管是神经疲劳还是身体疲劳。您如何评价这种症状?

莫里斯特朗·丹-康:疲劳的感觉因人而异。在我看来,有多少疲劳的人就有多少种疲劳。心理疲劳的特征表现为感到对事情无能为力,气馁;体力疲劳则是干完活之后的劳累感觉。但是还存在一类疲劳是由病痛造成的,这种疲劳当然必须要通过诊治来消除它。我们习惯将疲劳分为身体疲劳和神经疲劳。实际上,人们所遭受的疲劳中,绝大部分是脑疲劳,也就是全身综合性疲劳。这种疲劳是身、心、智,甚至是性方面的疲劳,疲劳程度视触及的每个人的脆弱部位不同而定。

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这种疲劳形式?

毋庸置疑,我们生活在一个生产型、消费型和行为表现型的社会中,这就意味着我们从一降生就被规定要成为—或者至少看上去是—勤奋和奋斗型的人。这样一来,我们为了得到承认并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就不考虑和关注自己的健康了。这是明摆着的事:必须多产出,否则就要被这个社会淘汰。

我们没有权利休息,也没有权利喊累。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修改了我们原有的程序—而那是自然界花费了几百万年为所有物种设计出来的,令其都要遵循的一种内在的平衡程序—并在强加一些与幸福意愿相反的标准和观念的同时将我们重新格式化了。我确信这两种强制要求之间产生的冲突—一种是自然界的,另一种是现今文化的—是我们生活痛苦的根源。这种痛苦表现为内心巨大的压力,进而引起我们机体的不良反应。

长期疲劳是否会导致躯体出现机能障碍?

不只是我在考虑这个问题,神经系统学就是专门研究这个课题的学科。控制着我们整个身体的大脑需要神经平衡,以出色完成其“中央处理器”的任务。如果休息不够充分,平衡就会因机体处于“过热状态”而遭到破坏。超负荷工作,而不做相应的休息,机体就处于这种失衡状态中。大脑运转愈发困难,从而造成紊乱,会表现为其他器官的机能障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躯体化”,即精神紊乱或心理问题转化为躯体症状。

休息的艺术

“休息的姿势是坐是卧,时间是短是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已经发出抗议、可我们还不乐意让它歇会儿的大脑得以休息。”《充满活力的奥秘》一书的作者尼科尔·格拉通(Nicole Gratton)分析说。

赶走疲劳 让休息充满艺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