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小清新”很流行。最初它特指一种以清新、唯美、随意创作风格见长的音乐类型,之后逐渐扩散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现在已逐步形成一种亚文化现象。在中国,偏爱清新、唯美的文艺作品以及生活方式的年轻人,也被叫做“小清新”。
无论是作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还是个人憧憬的美好意境,“小清新”都是秉承淡雅、自然、朴实、超脱、静谧的特点而存在着。而随着现代生活的日益繁忙与喧嚣,“小清新”元素也在婚姻生活中崭露头角。
2012:婚姻流行“清新一派”夫妻是一场“长河般的对话”
三毛说,“我们一直粗糙地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去了”。是的,就算我们收入不菲,有豪宅名车,身着名牌面搽高级化妆品,但是我们内心并不快乐幸福。更多时候,我们会在过度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忘记了清新感情,失去了静谧的心情,丢掉了安宁的节奏。
现如今,什么都快。许多人上午去领结婚证,下午掉头又去领离婚证。说明什么呢?了解不够。为什么了解不够呢?就是因为聊得不多,相处甚少。而婚姻中人,白天夫妻各自忙活,夜晚往往被派对应酬挤得更短。好容易聚到一处,又多了电视、碟片的插足。所以一些夫妻刚刚步入中年,就已经相对无言了。
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中写到她父母的相处之道:“两个人一生中长河一般的对话,听起来好像阅读拉布吕耶尔《人性与世态》。”这一对老人的婚姻长谈,令人感动。过去的、当前的、未来的,自己和他人的,可气、可笑或可恨的……从青年时开始相伴,直到白发苍苍,日子没有从指缝中流逝,却在絮絮不止中不断延伸。
促膝长谈曾经是初恋最美好的记忆,那么有多少夫妻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恐怕少之又少。
著名演员王志文当初对新婚妻子的希望是,只要他想聊天,对方最好积极配合,态度须诚恳,并且适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修正他思路中的不足。这是个极其艰巨的任务,看来王夫人完成得不错。
而当当网女主管俞渝也和丈夫李国庆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两个人必须聊天一小时。这一小时里,彼此诉说当天的烦恼与快乐,生活的琐碎与事业的追求。然后相拥而眠,幸福而满足。对于这个约定,俞渝理直气壮地说:如果他连每天陪我聊天一小时都做不到,我嫁他干吗啊?
家庭聚会,让爱嵌入
岁末时光,身边的朋友们渐渐地从热衷于饭店、酒吧里的聚会,变成爱上温馨的家庭聚餐。
叶曼家里有个敞亮的客厅,曾在英国生活了6年的她,常常亲手做上一桌地道英式菜肴,招呼一班友人,并将自家命名为“老干部活动中心”。这样的家庭聚会成全的不仅是一班朋友,还有就是夫妻之间相互的融合。正是通过这样的家庭聚会,大人们之间、小孩子们之间都建立起了一种真实自然的友情链接。
婚姻清新剂3号:进入彼此的圈子。
现代夫妻多讲究各自为政,强调独立空间。其实夫妻之间如果拥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圈,不仅可增进夫妻情感,保持关系的清新度,还可以在夫妻关系发生矛盾时,充当“情感救护”的角色。
正如于丹说:“最好的婚姻就是融合,认同彼此的圈子,爱彼此的亲人,接纳彼此的朋友,因为有彼此,你们更爱这世界上的一切,你们比以前更知道父母养育之恩的厚重,更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精彩的事要去做…… 进入婚姻时,其实两个人第一都是一无所有,第二都是富比天下。一无所有是因为平等,之前的一切账单都已经撕碎了;富比天下是因为拥有爱情,因为这两个人将相守终生……”